当前位置:首页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罗浮山管委会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罗浮山“智慧+文化”旅游模式,紫云步道文化标识牌赋新能

发布日期:2025-02-21 09:36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罗浮山管委会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罗浮山景区紫云步道的文化标识牌系统通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和互动形式,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这一赋新能举措不仅提升了步道的游览体验,更深化了罗浮山作为“岭南第一山”的文化内涵。

touchtv1740039897-cfuwdgs5gnwos5kp17400398931919115.jpg

       紫云步道位于景区索道上站台右侧,全长1.2公里,沿途设置50个书卷轴式文化标识牌,以棕黄色为主色调,间隔20米分布。这些标识牌围绕四大主题分别展开,一是罗浮山名字起源,追溯“罗浮”之名的由来与演变,结合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二是历史名画与罗浮山,展示历代画家笔下的罗浮胜景,如山水画中的仙山意境;三是诗人与罗浮山,精选苏轼、葛洪等文人墨客的诗词,如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等名句;四是历代帝王与罗浮山,梳理帝王与罗浮山的渊源,凸显“仙山”地位。

       标识牌采用古建筑屋檐造型和石头漆配色,与罗浮山的古木、山石相得益彰,形成“以天空为媒,微风为信”的天然画卷。标识牌标注“i罗浮”小程序二维码,游客扫码可获取全景语音讲解、历史背景拓展及周边文旅资源推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游览。作为老年旅游典型案例,紫云步道的改造亦注重适老化体验,平缓的步道坡度、清晰的标识指引,方便老年游客安全游览;通过小程序提供“一键导航”“语音讲解”等功能,解决老年人“攻略难”问题。

       罗浮山自古是文人雅士的灵感源泉,紫云步道通过标识牌系统再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整合历代诗词歌赋、碑记铭文,如葛洪《抱朴子》中记载的炼丹传说,以及摩崖石刻中的道家思想;结合东江纵队纪念馆、葛洪博物馆等景点,串联红色历史与中医药文化,满足不同游客的探秘需求。

       紫云步道的文化标识牌系统,既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智慧+文化”旅游模式的缩影,也是罗浮山景区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的体现。通过诗画结合、古今对话的设计,游客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感受罗浮山的千年文脉与时代新韵。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